央行最新发声!事关通胀、通缩研判,2023年信贷投放
发布时间:2023-04-23 11:08:15 来源:网络 访问次数:183
【吉建通】

央行: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上表示,总体看,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实际上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邹澜强调,对通缩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经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央行: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长呈上升态势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这表明了今年一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是比较强的。从人民银行的调查问卷看,今年一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是78.4%,比上季度高了18.9个百分点。从行业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房地产贷款增长呈上升态势。

央行:近期存款利率下调 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

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企业居民投资在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和债券这些金融工具之间的这个分布,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邹澜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的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央行:预计2023年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将保持平稳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从总量上看,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从利率看,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市场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持续支持力度,预计2023年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将保持平稳。

央行回应结构性货币工具退出:已经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

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是平稳有序的,工具退出指的是中央银行不在新发放资金,但已经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最长使用期限可以达到3~5年,即工具的机制设计本身就是缓退坡的。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热门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举行外国金融当局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中秋国庆招待会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外国金融当局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中秋国庆招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
中融每周金融资讯
政策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9月11日发布通报。对于下一步工作打算,通报提出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规范发展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万亿元;全国小额贷款公司降至5688家丨21消费金融参考
【监管与行业政策】 7月28日,央行发布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 《精算师职业资格规定》《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据介绍,《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坚持以下起草原则:一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精算发展之路。深刻把
精选栏目